京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少的一个民族,人口为28199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其中东兴市约有1.2万人,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素有“京族三岛”之称。其他京族人口则与汉族、壮族杂居在东兴市江平、谭吉、红坎、恒望、竹山等地及防城港市的其它市县。钦州市也有少量京族人口分布。
京族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终年不见冰雪,树木四季常青,物产极为丰富。南面的北部湾是著名的渔场,盛产鱼、虾、蟹、贝等多种海产品,有鱼类7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较丰富的达200多种,珍珠、海马、海龙等都是医药上的名贵药材。北部湾海水含盐度达31%以上,适于制盐业的发展。海岛上盛产香蕉、木瓜、黄皮、龙眼、菠萝等亚热带水果。除渔业、盐业外,京族居民也从事水稻、红薯、花生、芋头和玉米等种植业。竹山地方有铁矿,澫尾、巫头岛有钛矿、磁铁矿、错石英和玻璃砂等矿藏。
京族的主体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骆越,隋唐时称为“僚”。后来因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或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占人和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高棉人及少量汉人的加入,重新融合而成现在的新民族群体。京族文化在发展中受中华汉文化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包含了不少占人文化、高棉人文化的元素。
京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由于语言因素复杂,语言学家难以确定其语言属系。京、汉两族人民的长期友好相处,绝大部分京族人民都通用汉语(粤方言)、汉文。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字喃”。“字喃”意为南方的字,即喃字,系13世纪末京族人民在利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本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前,在歌本和宗教经书中仍保留使用。目前会用京语哈歌(哈,京语音译,即唱)的,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老人,如今在整个京族三岛懂字喃的,只剩下10多位老人。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京族人开始发起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工作。
京族的祖先迁到江平地区时,附近的谭吉、红坎、恒望等地已有汉族居住,而当时的澫尾、山心、巫头等地还是丛林密盖的荒漠小岛。在漫长的岁月中,京族人民和广大的汉、壮族人民一起,披荆斩棘,筑海堤,垦荒坡,共同开发了祖国边疆。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关系。
京族过去曾称为越族,1958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