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哈达连起雪域荆楚
2025-09-24 15:18  

9月9日,是湖北工程学院大一新生报到的日子。学校设在孝感东站的迎新点前人潮涌动,川流不息

当背着书包,拉着行李箱的藏族姑娘巴桑央吉走出出站口时,学校迎新师生一眼便认出了她,立刻上前迎接,热情接过巴桑央吉沉沉的背包和行李箱随即,一条洁白的哈达轻轻挂上她的脖颈——“扎西德勒!”一声来自西藏学姐斯朗措姆的问候,瞬间消融了巴桑央吉三千公里跋涉的疲惫。

细微之处显真情

“我从拉萨坐车到成都,再从成都坐了9个小时的火车,辗转来到孝感,原本以为会很难适应,没想到在孝感也能感受家的温暖。巴桑央吉抚摸着哈达激动地说道。这抹白色不仅是藏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学校精心安排的“迎新大礼包”——让雪域高原学子在异乡触摸到家的温度。

返程车上,学校党委统战部叶老师细心地发现,巴桑央吉只带了一床薄薄的棉被,便自记在了心里。抵达学校后,巴桑央吉所在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仅用10分钟便帮她办完了所有报到手续,还心地安排了学姐同她熟悉学院教学楼位置和校园环境

傍晚时分,叶老师悄悄买好了棉被,送到了巴桑央吉的床头,这让她感到十分惊讶和无比暖心。“孝感冬天湿冷,没有暖气,千万别冻着。”叶老师的话朴实却滚烫。

安顿好住宿后,巴桑央吉赶紧父母打视频电话,分享了她的整个报到过程:下火车后有老师同学来接我,给我献上了哈达,学姐学长特别热情,食堂美食丰富可口,校园很大很美,春晖波光粼粼,还有美丽的黑天鹅……

“我是第一次离开家,又是一个人来学校报到,他们难免有担心,现在他们完放心了。”巴桑央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贴心帮扶暖人心

巴桑央吉来自西藏牧区,家境十分贫寒。为了让她能安心到校学习,暑假期间,辅导员便主动与她联系,了解她的家庭状况,并向她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为她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帮助她提前准备好各种申请材料,还为她提供临时生活补助,解决来校路费……

“有困难找学校!”这是湖北工程学院对全体学生作出的庄严承诺,巴桑央吉手中那张写满联系方式的“明白卡”就是对此最有力的证明。

“学校真的好贴心,等我熟悉了校园和周边环境后,就去参加勤工助学,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些报酬,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巴桑央吉表示。辅导员陈幸子对她说:“欢迎你随时来找我!”

立志返乡传大爱

为了让巴桑央吉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学院安排她与内地其他民族学生同吃同住,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报到当晚,巴桑央吉所在学院的党委书记、辅导员一行来到学生宿舍,亲切看望2025级新生。王银芹书记来到巴桑央吉宿舍时,他对宿舍同学说:“你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但大家心,情相通,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希望你们珍惜大学时光,和睦相处,好好学习,成就未来”又对来自西藏的其他几名同学说到:“欢迎你们来到湖工学习深造,希望你们学有所成,把先进文化传播到西藏,为建设美丽西藏贡献力量。”

交谈中,巴桑央吉表示,她之所以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想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一名语文老师,让更多藏族孩子学会普通话,帮助西藏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让藏族群众有能力走出西藏,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枝一叶总关情。藏族学姐献上的一条哈达,一句暖心的问候,学校老师送上的一床棉被,就像一缕春风温暖着巴桑央吉的内心,它生动诠释了学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写下生动注脚。


关闭窗口

湖北工程学院党委统战部

电话:0712-2345389 邮箱:tzb@hbeu.edu.cn  地址:中国湖北省孝感市

Copyright © 2019湖北工程学院党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